美短貓瘦得只剩2斤,主人送到醫院後失聯!這種渣糧會讓貓皮包骨

杭州蕭山一家寵物醫院11月底收治了一隻美國短毛貓,當時貓的情況很差,只有兩斤重,經過治療,現在貓的情況正在好轉,但貓主人卻聯繫不上了。
這只美短今年一歲,剛送來時只有兩斤重。經過半個月的治療和調養,貓的體重已經長到了四斤,病情有所好轉,不過行動還是不太利索。

正常成年公貓,體重通常是4公斤,即8斤。美短是中型貓,體重可能超過10斤。
不僅如此,貓的常規體溫在38~39℃之間,而這只貓的體溫,用肛溫表測不出來體溫,意味著很低。

在女主人將貓送到醫院來時,檢查顯示,貓有比較嚴重的肝臟和腎臟損傷。女主人說貓還是會吃東西,但會嘔吐。
當天,她支付了兩千多元檢查和當天治療的費用。醫生說住院需要預付一筆押金,她要求每天過來結算。
但從那以後,貓主人再也沒有來過醫院。醫生每天仍然給貓治療,並會把治療情況和費用告知給貓主人。

截至12月6日,住院的貓咪又產生了四千多的治療費。
由于貓的食欲已經變得很好,于是建議主人把貓接回去。對方先是要求費用優惠,雙方沒談攏,貓主人提出讓醫院幫忙找人領養。

最後,兩名主人都退出了與醫生組建的治療微信群,醫生之前添加的微信,也都被對方刪除了。

現在醫院給貓主人打電話,對方都不接。醫生則希望主人把最初拖欠的費用付清,之後醫院可以繼續治好貓咪,並在貓康復後尋找合適的主人領養。
此外,醫生之前出于好奇,查看過主人朋友圈的圖片,看到貓比較胖的時候的模樣。
那麼,貓咪為什麼會在依然進食的情況下,越來越瘦,變得皮包骨呢?
貓的肝臟方面的問題,原因很多,可能吃東西少,或者說不吃,或者嘔吐,又或是吃得食物營養不足。這些都會逐漸損傷肝臟,這不是突發的疾病,通常來說是慢慢積累而成。
貓族是專門的食肉動物,必須主要以肉類為食,科研發現,如果貓咪攝入的肉類不足,就會分解自己的肌肉,導致骨瘦如柴。

人的能量主要來自三類食物: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質,但貓咪跟人類的能量來源不同,只能靠蛋白質、脂肪維持能量,而且只有動物蛋白能用。
另外,人類是雜食動物,如果飲食攝入蛋白質不足,身體可以通過調節肝臟的氨基酸代謝酶,即體檢中的知名專案「轉氨酶」,來降低身體代謝蛋白質的速度。
但貓咪的機體分泌轉氨酶的速度始終維持不變,因此,如果貓咪攝入的動物蛋白不足,為了繼續進行蛋白質代謝,身體就會分解自己的肌肉,釋出蛋白質。

這意味著,如果長期食用動物蛋白含量不足的貓糧,貓咪身體的肌肉就會逐漸被分解,從而變得越來越瘦。
食用營養不足的「渣糧」,還可能導致另一惡果,那就是脂肪肝。脂肪肝又稱肝臟脂質沉積症或脂肪肝綜合征,這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。
雖然貓的脂肪肝,通常因為不吃東西導致,但如果貓吃得不好,身上已經沒有足夠的肌肉分解,就會調用體內的脂肪分解作為能量來源,脂肪也會湧入肝臟。當肝臟必須處理大量儲存的脂肪,來為身體提供能量時,就會觸發脂肪肝。
有研究表明,貓的原發性脂肪肝,可能與肝臟代謝蛋白質和脂肪的過程有關,如果體內缺乏一些必須的氨基酸,如精氨酸、蛋氨酸等,就可能患病。其發病因素包括因為換糧、環境改變等原因引發應激反應、營養不良、肝臟中毒、運動不足等。

保護貓咪肝臟的一大要素是飲食,以優質蛋白質的形式提供足夠的能量,可以減少對肝臟的進一步損害。
關鍵是將貓的飲食改為符合特定需求的食物,一般來說應該有:高動物蛋白含量,脂肪適中,低碳水化合物,並有維生素和硒等抗氧化劑營養成分,以對抗氧化應激。
美國飼料管理協會(AAFCO)的貓糧營養指南,成年貓糧的粗蛋白含量至少達到26%,才能被標記為完整而均衡的貓糧。更理想的標準,是貓糧必須含有30%或更多的蛋白質。
請注意,AAFCO的標準,屬于最低底線,而非高端標準,因此,蛋白低于這一數量的渣糧,儘量不要讓貓咪長期食用。
用戶評論

搜索站內資源